您当前所在位置:主页 > 公众服务 > 消费者权益保护 >

“3·15”走进校园 共筑金融安全防线

发布时间:2025-03-11 11:20|作者:贵州银行铜仁分行 |浏览次数:

在“3·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”期间,为切实增强大学生群体的金融风险防范意识,提升金融素养,3月7日,贵州银行铜仁分行积极行动,走进铜仁幼儿师专学校,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金融知识讲座,为青春的校园注入了金融“安全剂”。

讲座现场热闹非凡,同学们早早入座,对即将开启的金融知识之旅充满期待。分行的资深讲师们化身“金融卫士”,用通俗易懂的语言、生动鲜活的案例,为大家带来了一场干货满满的知识盛宴。

警惕“校园贷”陷阱

“同学们,看似轻松就能借到钱的‘校园贷’,背后可能隐藏着巨大的危机!”讲师严肃地说道。一个个真实案例被摆上“台面”,有的同学因轻信“校园贷”的低门槛宣传,最终陷入高额债务的泥沼,学业受到严重影响;有的甚至遭受不法催收,身心备受折磨。讲师详细拆解“校园贷”常见的套路,像“砍头息”,借款时先扣掉一部分钱,实际到手金额远低于借款额,但还款却按原借款额计算;还有“利滚利”,利息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,让借款者不堪重负。同学们听得聚精会神,不时露出惊讶的表情,深刻认识到“校园贷”的危害。
 

防范电信网络诈骗

如今,电信网络诈骗手段层出不穷,让人防不胜防。讲师结合学生群体的特点,着重介绍了刷单返利、网络游戏虚假交易等常见诈骗类型。“同学们,看到‘轻松赚钱,日进斗金’的刷单广告,千万不要心动!这往往是诈骗分子设下的诱饵。”讲师还分享了许多实用的防骗技巧,比如遇到要求转账的陌生电话、信息,一定要多方核实对方身份;不要随意点击来路不明的链接,避免下载未知来源的APP,以防手机被植入病毒,窃取个人信息和资金。同学们纷纷点头,将这些要点牢记心中。

守护个人信息安全

在数字化时代,个人信息安全至关重要。讲师告诉同学们,身份证、银行卡、手机验证码等信息就像个人的“数字钥匙”,一旦泄露,可能会被不法分子利用进行各种违法活动。“大家在日常生活中,一定要妥善保管好这些重要信息,不要随意借给他人使用。在网上注册账号时,也要仔细阅读隐私政策,谨慎授权个人信息。”同学们认真聆听,深刻认识到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的重要性。

反假货币知识科普

讲师还带来了反假货币知识科普。“货币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,但假币的存在会损害大家的利益。”讲师一边展示真币和假币的对比样本,一边讲解识别方法。从人民币的水印、安全线、光变油墨面额数字等防伪特征入手,详细介绍了直观的识别技巧。像透光观察水印图案是否清晰、立体感强,平视和倾斜观察光变油墨面额数字是否有颜色变化等。还现场教同学们通过触摸票面凹印部位,感受是否有凹凸感来辨别真伪。同学们积极上台参与互动,亲身体验识别过程,学习热情高涨。

此次讲座吸引了100余名同学参与,发放宣传资料500余份。通过这场讲座,同学们对金融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,金融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。他们纷纷表示,会将学到的金融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,同时也会向身边的同学和朋友宣传,共同守护金融安全。

贵州银行铜仁分行一直以来都积极履行社会责任,致力于金融知识的普及与推广。未来,将继续开展更多形式多样、内容丰富的金融知识普及活动,走进更多的校园、社区和企业,为提高公众金融素养、维护金融秩序稳定贡献更多的力量!


Copyright © 2021-2024. 铜仁银行保险业版权所有
服务电话:0856-5268307 地址:铜仁市碧江区民族风情园内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铜仁监管分局102、108室 
 备案号:黔ICP备19009203号-3 技术支持:铜仁名城网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