守住密码就是守住家 — 铜仁农商银行反诈宣传筑牢 “最后一公里” 防线
发布时间:2025-04-08 16:07|
作者:刘雨婷 |
浏览次数:
“您的工友涉嫌洗钱,请立即登录案件系统配合调查!”,杨女士接到自称 “警方” 的来电时,紧张得指尖微微发抖。当诈骗分子通过抖音发来 “公安部案件查询系统” 的链接时,她的脑海中突然浮现出铜仁农商银行在春日里开展宣传活动的场景 —身着制服的金融宣讲员反复强调:“凡是索要密码、要求转账的,都是诈骗!”
在这场与诈骗分子争分夺秒的 “密码守护战” 中,杨女士运用了在银行学到的 “三绝技” 成功应对。一是凭借对 “线上办案” 话术的了解,识破了诈骗分子伪造的 “警官证”;二是认清 “安全账户” 的陷阱,果断挂断了诈骗分子的视频通话;三是意识到 “信息泄露” 的风险,立即拨打 110 报警电话进行核实。随后,在民警的协助下,杨女士来到铜仁农村商业银行坝黄支行,更换了可能已泄露信息的银行账户。
这一情景,正是铜仁农商银行 “最后一公里” 反诈工程的生动体现。在当前电信诈骗手段不断翻新,诸如 “伪造通缉令”“AI 换脸视频” 等新型诈骗层出不穷的形势下,我行积极创新,构建起 “三度防护网”:借助金融夜校开展 “沉浸式教学”,加深群众对反诈知识的认知深度;在 “村村通” 普惠金融服务点设立 “反诈联络站”,提高对诈骗信息的响应速度;与公安部门建立 “警银联防机制”,增强对诈骗行为的拦截准度 。
从遭遇诈骗时的惊险拦截,到最终排除风险隐患,杨女士的经历成为铜仁农商银行反诈工程的典型案例。这场堪称教科书式的反诈实战,充分展现了我行创新研发的 “情景记忆教学法” 的显著成效。通过把防诈要点编成简短易记的顺口溜,让反诈知识真正融入群众的日常生活,变成他们面对诈骗时的 “本能反应”。当群众把防诈要点变成肌肉记忆,就是我们守 好“最后一公里”的最大底气。

在这场没有硝烟的反诈战争中,每一次成功拦截诈骗的背后,都体现着金融机构为民服务的初心。正如杨女士在反诈分享会上感慨的:“铜仁农商银行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知识,更是守护家庭的坚固盾牌。” 这面由警银民共同铸就的反诈盾牌,正在武陵山区高高筑起,守护着群众的幸福生活,宛如一道守护幸福的万里长城。
-
扫一扫关注于我们
-